准备一个抽象类,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子的形式实现,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逻辑。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,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。模版方法模式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。
结构
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。一个设计师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,另一些设计师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。代表这些具体逻辑步骤的方法称做基本方法(primitive method);而将这些基本方法汇总起来的方法叫做模板方法(template method),这个设计模式的名字就是从此而来。
模板方法所代表的行为称为顶级行为,其逻辑称为顶级逻辑。模板方法模式的静态结构图如下所示:

这里涉及到两个角色:
抽象模板(Abstract Template)角色:
- 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抽象操作,以便让子类实现。这些抽象操作叫做基本操作,它们是一个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。
- 定义并实现了一个模板方法。这个模板方法一般是一个具体方法,它给出了一个顶级逻辑的骨架,而逻辑的组成步骤在相应的抽象操作中,推迟到子类实现。顶级逻辑也有可能调用一些具体方法。
具体模板(Concrete Template)角色:
- 实现父类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,它们是一个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。
- 每一个抽象模板角色都可以有任意多个具体模板角色与之对应,而每一个具体模板角色都可以给出这些抽象方法(也就是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)的不同实现,从而使得顶级逻辑的实现各不相同。
示例代码
抽象模板角色类,abstractMethod()
、doHookMethod()
等基本方法是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,这个顶级逻辑由templateMethod()
方法代表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
|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Template {
public void templateMethod(){ abstractMethod(); doHookMethod(); concreteMethod(); }
protected abstract void abstractMethod();
protected void doHookMethod(){}
private final void concreteMethod(){ } }
|
具体模板角色类,实现了父类所声明的基本方法,abstractMethod()
方法所代表的就是强制子类实现的剩余逻辑,而doHookMethod()
方法是可选择实现的逻辑,不是必须实现的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
| public class ConcreteTemplate extends AbstractTemplate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abstractMethod() { } @Override public void hookMethod() { } }
|
模板方法模式的关键:子类可以置换掉父类的可变部分,但是子类却不可以改变模板方法所代表的顶级逻辑。
每当定义一个新的子类时,不要按照控制流程的思路去想,而应当按照责任的思路去想。换言之,应当考虑哪些操作是必须置换掉的,哪些操作是可以置换掉的,以及哪些操作是不可以置换掉的。使用模板模式可以使这些责任变得清晰。
在Servlet中的应用
使用过Servlet的人都清楚,除了要在web.xml做相应的配置外,还需继承一个叫HttpServlet的抽象类。HttpService类提供了一个service()
方法,这个方法调用七个do方法中的一个或几个,完成对客户端调用的响应。这些do方法需要由HttpServlet的具体子类提供,因此这是典型的模板方法模式。下面是service()
方法的源代码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
| protected void service(HttpServletRequest req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 String method = req.getMethod();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GET)) { long lastModified = getLastModified(req); if (lastModified == -1) { doGet(req, resp); } else { long ifModifiedSince = req.getDateHeader(HEADER_IFMODSINCE); if (ifModifiedSince < (lastModified / 1000 * 1000)) { maybeSetLastModified(resp, lastModified); doGet(req, resp); } else { resp.setStatus(HttpServletResponse.SC_NOT_MODIFIED); } }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HEAD)) { long lastModified = getLastModified(req); maybeSetLastModified(resp, lastModified); doHead(req, resp);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POST)) { doPost(req, resp);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PUT)) { doPut(req, resp);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DELETE)) { doDelete(req, resp);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OPTIONS)) { doOptions(req,resp); } else if (method.equals(METHOD_TRACE)) { doTrace(req,resp); } else { String errMsg = lStrings.getString("http.method_not_implemented"); Object[] errArgs = new Object[1]; errArgs[0] = method; errMsg = MessageFormat.format(errMsg, errArgs); resp.sendError(HttpServletResponse.SC_NOT_IMPLEMENTED, errMsg); } }
|
当然,这个service()
方法也可以被子类置换掉。
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 Servlet 例子:
TestServlet 类是 HttpServlet 类的子类,并且置换掉了父类的两个方法:doGet()
和doPost()
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
| public class Test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{ public void doGet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 System.out.println("using the GET method"); } public void doPost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 System.out.println("using the POST method"); } }
|
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板方法模式。
HttpServlet 担任抽象模板角色
- 模板方法:由
service()
方法担任。
- 基本方法:由
doPost()
、doGet()
等方法担任。
TestServlet 担任具体模板角色
- TestServlet 置换掉了父类 HttpServlet 中七个基本方法中的其中两个,分别是
doGet()
和doPost()
。